信宜钱排三华李种苗嫁接培育规范

2016-03-21
679

1 育苗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缓,光照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PH值6-6.5,沙质壤土耕地作为苗圃地。

3.2 砧木苗培育
3.2.1 种类选择
三华李宜采用桃砧或李砧。用种子育成实生砧木苗,也可用桃或李的扦播苗或分株苗或采用无性繁育苗木。
3.2.2 种子的选择及处理
选择苦桃、李等果实,待其果实充分成熟后采收,将采收的果实堆沤,高度不宜超过40cm,时间5d~7d,待果肉腐烂后将种子清洗干净,在通风处阴干;然后将阴干的种子用7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消毒20min,进行层积处理。高度宜在40cm以内,层积处理的时间不少于90d~100d,层积处理时要注意室内阴凉干燥,河沙洁净,且保持湿润不积水。
3.2.3 苗圃地的准备
深翻土壤,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起畦、畦面宽100cm~120cm,畦高20 cm~25 cm,畦沟宽30 cm~40 cm,畦面平整。
3.2.4 播种时间及方法
经层积处理的种子于11月下旬~12月中旬播种,播种前种子浸水24h,均匀撒播或条播于畦面上,盖上2 cm~3 cm厚的细河沙或碎土,再覆盖稻草,及时淋水,发芽后揭去稻草。
3.2.5 分床及分床后的管理
当幼苗高达5 cm~10 cm时分床,按株距12 cm~15 cm,行距20 cm~25 cm进行移植,移植时应将填泥压实并淋足定根水,保持畦面湿润直至苗木成活。
砧木苗期应少量多次施肥,适时排灌水,及时除草松土和防止立枯病等病虫害,为保证使基部直立、平滑利于嫁接,苗干30 cm以下分枝应予剪除。

3.3 嫁接
3.3.1 接穗采集
接穗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丰产稳产的良种母树上采集,选取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叶色浓绿、芽眼饱满、没有病虫害和机械伤的营养枝为接穗。随采随接,剪除叶片后用稍拧干的湿布包裹备用。
从外地采集的接穗,应50条~100条为1扎,用湿草纸包后,再用塑料薄膜包扎接穗基部,上部不封口,并标记品种名称、采集日期和采集地点,尽量做到快采、快运、快接。
3.3.2 砧木规格
嫁接的砧木直径在0.4 cm以上。
3.3.3 嫁接时间
冬季嫁接宜在12月上旬至1月下旬,秋季嫁接宜在8月上旬至10月上旬,夏季嫁接宜在4月中旬至4月下旬,以夏季嫁接为好。
3.3.4 嫁接方法
夏、秋季嫁接用腹接法或劈接法,冬季嫁接用单芽切接法。嫁接部位在离地面5 cm~10 cm处的光滑面,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要平滑,形成层互相对准紧贴,用超薄薄膜条绑扎密实。
3.3.5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20d左右应检查嫁接成活率,并及时补接。抹除嫁接口以下的萌芽。腹接法当接穗长出3 cm~5 cm时,在嫁接位口上1 cm处剪去顶砧。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当苗高达50 cm~60 cm时,在嫁接口以上30 cm,离地面40 cm~50 cm处剪顶,促生分枝。夏、秋接苗可当年出圃,冬接苗1年后可出圃。

3.4 苗木出圃
3.4.1 出圃时间
宜在冬至到次年2月萌芽前定植。
3.4.2 起苗
提前2d将苗地灌透水,逐行顺次深掘挖起,轻敲去泥土。用黄泥浆根后用稻草或薄膜包扎保持湿润。
3.4.3 嫁接苗分级
嫁接苗应砧穗亲和好,主干正直,分枝好,根系完好,须根多,没有危险性病虫害及明显的机械伤,冬接苗主干径粗≥0.9 cm,全苗高度≥80 cm,秋接苗主干径粗≥0.4 cm,全苗高度≥50 cm为合格。
3.4.4 质量检验与检疫
出圃前应经市以上农业主管部门田间检验以及以上植物检疫部门检疫,无植物检疫对象,出具苗木质量合格证明书及植物检疫证书。